- · 湖南农业大学2020年神农青年学者(师资博士后)招聘公告[10/27]
- · 关于公布2021年推免生遴选结果的通知[10/20]
- · 湖南农业大学2020年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推荐对象公示[10/20]
- · 守望相助 同心同行-- 2021届毕业生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[10/19]
- · 关于举办2020年 “园艺科学研究前沿与产业高质量发展” 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的通知(第一轮)[10/12]
- · 关于我校2021年度赴日本交换留学拟派人员的公示[10/12]
- · 湖南农业大学2021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推荐结果公示[09/29]
- · 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油料改良中心招聘启事[09/29]
栽培模式对棉花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
作者: 谢陈灵 李瑞莲 刘爱玉 刘皓然 何荞玲
关键词: 棉花 栽培模式 干物质积累 透光率 叶面积指数 产量
摘要:以湘杂棉8号和JX0010为材料,研究当前长江流域育苗栽培(GIMWF,种植密度为2×104株/hm2)和短季直播栽培(SGDDS,种植密度为6×104株/hm2)2种栽培模式下棉花干物质积累动态、冠层透光率及产量形成的差异.结果表明:同一时期的单株干物质积累以育苗栽培模式下湘杂棉8号的最高,群体干物质积累以短季直播模式下JX0010的最高;各阶段相对生长率(RGR)处理间无显著差异;各时期均以JX0010短季直播栽培的叶面积指数(LAI)最大,冠层透光率低,截获的光能较多;短季直播栽培模式下,2个品种的单株果枝数、成铃数及果节数较育苗栽培均显著降低,单铃质量、衣指、子指、衣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;短季直播的籽棉、皮棉产量略高于育苗栽培,但未达到显著水平.
上一篇: 限量灌溉和施氮对小桐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
下一篇: 不同种植密度高粱对耕地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